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鬓雪飞来童心在 卷帘自有暗香来
发布时间: 2024-12-19 16:51:00    来源:本站


清晨,扑面而来的是重阳节的祝福信息。一时竟然有点儿懵。给朋友的微信回了一句: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年重阳别样红!

实际上自己的脑海里还有一句,就是《红楼梦》里曹雪芹的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心境不是黛玉葬花般多愁善感,只是想说,四季轮回,真的好快。

以前的重阳节都是在慰问老同志的路上,今年是一位被慰问的老同志。

在荣退欢送会上,一位年轻同志站起来,充满感情地说,我来朗诵一首诗吧: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会场上一片笑声。有人说,不合适不合适,人家现在还不到这个年龄。

发出笑声的人大都是60后。在座的70后80后乃至90后似乎没笑,或者他们也笑了,但应该是笑点和60后不一样。


想起我们入职的时候,老同志语重心长地讲,“我们这些人老了,你们年轻人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我们报以热烈掌声。全然不知老同志的心情。那时候,讲这些话的老同志大概比我们现在的年龄还要小很多。

老,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如果说其他年龄还可以装“嫩”的话,到60岁是装不下去了的。这一天等于就在你身上打了一个标签——上面端端正正一个“老”字儿。

凭着这个字儿,你可以享受社会对你的关照;你可以免费逛公园、乘公交;你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你也可能被重新规划,或者自我规划一下新的人生。当然,从今以后,你要自觉主动地站到老年人行列里去。

突然“被老”了,幸福来得太突然,放飞自我愉悦身心,甚至感觉有点接不住。

承认自己“老”却是需要时间的。比如第一天去公园,看着身边多姿多彩的老年人,心情忽然有些凄凉。

比如对自由的茫然失措,比如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索,比如对生活的再定义,但总归是要适应的,而且,总归是能适应的。

忽然想起自己写过的一篇小文:

活着活着就老了。不能不说这样的话题是有杀伤力的。尤其是对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想想自己学这个成语的时候,“年过半百”和“行将就木”是密切关联的。不是同义词,至少也是近义词。那时怎么也想象不到,年过半百时的自己,会是现在的模样。


少年的身轻如燕、健步如飞,青年的意气风发、年少骄狂,中年的踌躇满志、从容自得,不知不觉,渐行渐远。努力回想,甚至都无法想起,那些是否也曾经属于自己。

记得刚从校门走入社会,几个年轻人相约每人写一句对未来的寄语。自己写了八个字:“成熟起来,堕落下去”。那时候书生意气,对社会充满恐惧和排斥。如今,历经沧桑,不知道是成熟,抑或堕落,不知道是不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假如穿越时空,今昔相对,是今天的你嗤之以鼻?还是年轻的你不屑一顾。或者,相对无语,欲语还休?

年轻的我们归途各异,但,总归都是老了。没有差异。正应了那句话,岁月可曾饶过谁。

周围人常说,不要说自己老,你就不会老。老不老,心态最重要。这是骗老人的话。你年轻的时候,谁和你提“心态”?

子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此是心态。但总会有“不知趣”的人,避不开的事,在提醒你:心态,不过是心态。

身体是诚实的。你轻车熟路地根据所看东西的远近选择戴哪个眼镜,那是“老花”了。拿到体检报告,毛病一页纸是不够写的,医生比你还淡定:和年龄有关,治不治吧!过去的事越来越清晰了,眼前的事儿怎么也想不起来,饶有兴趣地给孩子讲个过去的事儿,孩子接一句把你还没说出来的结局说出来了。“哦,讲过了?”自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吧。

走进办公室,你的同事和你的孩子是同龄。想想刚入职时同事孩子叫声“叔叔”,你的那个窘迫。今天,同事的孩子都亲切地叫你“爷爷”了。没有几个人再称呼你“小李”“小张”了,你成为“老领导”“老同事”“老哥”,总归是离不开一个“老”字。不自觉间好为人师,爱给人讲道理了,也不管人家烦不烦,信不信。越来越相信经验,但你的经验在别人看来,是落伍、陈旧和保守。拿到电器,已经不看说明书了,自信凭经验可以解决一切。出了问题捣鼓得满头大汗、心烦意乱,年轻人过来,一脸不屑地点了一个键,ok!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是人生最美的谎言。人生得失间。看看你的所得,想想你的所失,不知道所得是不是抵得过所失?但,你的所得不正是你曾经的所期所盼?只是你没想到,一切都有代价。人生没有撤销键,没有一键恢复。


好在,你没有把一切挥霍殆尽;好在,你终于明白,得之淡然,失之安然;好在,你学会了享受过程,不再为了希望的结局按动人生的“快捷键”。

活着活着就老了,50岁前说这话,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什么时候说这话合适呢?60?还是80?

老,就是一个过程。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只是希望,不要老得太快,却明白得太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管他老还是不老呢,现在最好。

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是我52岁生日。现在读来仍能感觉到稚嫩和朝气。52,还是年轻呀!

遇到一位老伙计,客气几句。说,我们这些老同志退了,真担心年轻人还顶不起来啊。

我呵呵一笑。我们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那个时候,也有这个声音。今天的很多人在我们眼里是年轻同志,但实际上他们年龄已经不小了,甚至比我们上岗时候的年龄都大。

相信一句话,一代更比一代强,千万别“九斤老太”,杞人忧天。

欢送会上,我说了一句话。以前我经常对老同志说,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表达祝愿和希望。今天这句话是说给我自己的。

我们老了,事业不老。

人生易老天难老。


不必讳老。自古以来,既有“青丝白发一瞬间,年华老去向谁言”的悲凉,也有“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的祈愿,更有“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英雄豪迈。但纵如曹操般天下枭雄,最终也只能发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的悲鸣。何况我等芸芸众生?!

不必畏老。作家汪曾祺曾说:“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尽,万般惬意。”这样的生活,想想都很美。不一定完全实现,但至少从现在开始,它是此生离你最近的时候。一季花谢,又一季花开——我的春天在秋天之后。

不必服老。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不要放弃未来畅想,“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不要忌惮世俗目光,“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不要羞于慷慨豪迈,“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不要忘却理想追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要丢下悠然洒脱,“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时光正好,我们不老。(李喜)  

作者系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喜欢摄影、写作,偶有文章见诸报刊及新媒体。

0.2431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