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从“冷”到“热”传统文化回归 彰显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 2024-12-17 12:31:41    来源:本站

“吸引得移不开视线”“观看时呼吸都不敢太大声”……之前,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络平台上引发热议,大国工匠的迷人气韵与国宝文物的瑰丽风采,让许多“90后”观众发出“致敬中华文化”的感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融入民族血脉,历经岁月仍散发光彩。”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说,今天我们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唤醒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瞩望文化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底蕴不曾消亡。”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说,曾有一段时间,因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文化本身关注不够,出现过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甚至有过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思想。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勃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频频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惊艳亮相: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火罐在外国运动员中风靡一时;青花瓷等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圈粉”无数;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绽放中医魅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认为,传统文化从“冷”到“热”,体现了文化自信,崛起的中国极大提振了民族自信心,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成为许多中国人的自觉意识。要充分利用媒体、公共空间等传播平台,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表达方式,理直气壮地大力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在全社会形成礼敬传统文化的风气。 (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2384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