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省知识产权中心网
产品特色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黑豆即今之马料豆也,其色黑,而形如人腰,故入肾经;黑豆味甘温无毒,壮筋骨,止盗汗,补肾活血,明目,益精; 但食黑豆,则须发不白,其补肾之功可知;服之能益精补髓,壮力润肌,发白复黑,久则转老为少,终其身无痰病也。
人文历史
相传,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吕后专权,为避祸乱已怀身孕的薄太后隐居于娘娘滩(河曲县城东北7公里处黄河中的小岛),生下了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在岛上隐居的艰难日子里,薄太后母德慈仁,不畏艰辛,效法炎帝尝百草兴农耕,发现原为当地居民用作驴马料的野黑豆,人食之不仅可当饭、口感好,而且久食之令人养颜美容、生发黑发、身材健美、神清气爽,并且黑豆还有活血化淤、除痹去肿、明目舒心、去烦安眠、解百药之毒的特殊功能,有治心痛筋挛、膝痛胀满、产后头风、烦躁恍惚、脱发白发等药用功能。
因其细长圆小、形如人腰,薄太后赐名细腰黑豆,并教民种植,作为主食之一,还传授养生,为民医疾。为感念薄太后恩德,细腰黑豆这一珍贵品种在河曲代代相传,至今仍保持着原始野生品种和天然有机旱作耕作方式。
产地环境
河曲县位于晋、陕、蒙三省区交界,与陕西府谷县、内蒙古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耕地面积54.14万亩,年平均降水382毫水,无霜期145天左右;历史上十年九早,生态脆弱,经济发展缓慢;民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便是人们昔日穷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相关企业对河曲黑豆系列产品进行深入研发,目前已有熏蒸细腰黑豆、高粱陈醋渍黑豆、黑豆香辣酱、黑豆茶、炒黑豆、黑豆养人粥等细腰黑豆产品进入市场、走进千家万户,这对当地其它杂粮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有效地促进当地优质杂粮的培育种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普及,电子商务已成为主要销售模式之一,河曲黑豆产品也就能通过这一模式走的更广更远,这对于快速可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振兴乡村、加快河曲发展意义重大。(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