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盂县坚决落实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突出用实谋篇、示范带动、城乡一体、软硬齐抓,推动“千万工程”经验转化落地,开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谋篇布局
形成上下一盘棋
在推动“千万工程”经验转化落地过程中,盂县采取三级联动措施,全力下好“千万工程”这盘棋。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上,县领导多次带头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县委书记梁海昌、县长王拥国以身作则,多次深入一线调研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情况并提出工作要求。32名县级干部两人包一乡、一人包一村,13名乡镇书记、27名部门“一把手”擂台比武,513名村组干部齐心协力,七个专班严密跟踪,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闭环执行、一抓到底保落实。全县还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乡村党员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5期,开展“千万工程”专题讲座,组织到苏浙皖地学经验,召开全县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引导能人回乡、大学生到村、农民工返乡,尊重群众意愿,激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形成了干部积极担当、群众踊跃参与的工作格局。
对照阳泉市“四区五类双百”计划,盂县拿出施工图进度表,坚持“四步走”战略。一年规划起步,已完成78个村庄初步规划,重点培塑城郊融合示范区,作为全县标杆。两年示范扩展,突出抓乡镇驻地和规模较大村的整治提升,13个乡镇都出精品。三年辐射带动,分区分类推进所有村产业、村容、乡风整体改观。用四年时间打造71个省市级精品示范村,全县277个行政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
工作中,盂县实施一体规划,注重规划编制、村庄分类、资金统筹、项目匹配有机统一,投资300万元编制完成全县“千万工程”总体规划和后元吉、王炭咀、神泉3个精品示范村规划,高标准做好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坚持整体规划先行,描绘了乡村振兴全域图。
打造样板
建设富美新乡村
在推进“千万工程”落实过程中,盂县突出重点引领,以县城周围四镇为主阵地,打造城郊融合示范区,重点围绕盂县东高速路口至藏山沿线,投资2亿元建设3个省级精品示范村、31个提档升级村,惠及牛村、孙家庄、秀水、苌池4镇4万余人口;深入实施城周热电联供、小水网、寄递物流、多式联运以及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等工程项目,擦亮王炭咀休闲农业、神泉古寨新韵、后元吉老醋文化、北关生态园等“金名片”,在全省“尽赏田园晋美乡村”推介活动中尽显风采。
今年以来,盂县率先建成苌池镇神泉村、孙家庄镇王炭咀村、牛村镇后元吉村3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王炭咀村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今年,该村按照“一心一村,一环三园”的发展规划,推进乡村振兴迭代升级。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主要实施了改善提升村内主干道沥青修复工程、村内公共空间人居环境提升、雨污分流及配套设施建设、民俗小院等,村庄东部的人居环境整体基础设施按照规划设计已初步成型。
神泉村立足资源禀赋,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将神泉村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村。今年,该村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投资1560万元,先后开展了路灯安装、污水、自来水管网改造和村南麻河臭水坑整治等多项改造工程,村子的“颜值”越来越高。
后元吉村以醋为媒,打造元吉老醋坊文化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今年该村围绕“建好两个园区,创建元吉品牌”的总体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基础设施配套,目前,已投入资金1270余万元,完成取暖管网、自来水、污水管网等地下管网的铺设。
打造产业
农文旅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盂县以四大景区为主轴心,培塑了乡村旅游集散地,重点推进藏山、奕丰生态园、水神山打造“一5三4”A级景区,发挥片区辐射,用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带动36个乡村周边游。重抓资金、土地、产业、项目,通过六种路径筹集“千万工程”投资4.92亿元,其中用于乡村建设1.92亿元,用于发展特色产业3亿元。推进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县、南娄国家农业强镇、邦农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东大土壤健康实验室等建设,扶持辰厚、益林、丛惠等特优主体,认证富硒农产品51个,发展产加销链条,今年1至9月一产增加值4.3亿元,增长5.0%。
盂县秀水镇北关村近年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挖掘打造优质产业项目,逐步形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北关村位于盂县县城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城中村”。近年来,为了全力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村里建设完成安居房15万平米,有效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6月份,村民王银秀一家搬入了新居。宽敞整洁的客厅、功能齐备的厨卫,自来水、天然气、地暖等设施一应俱全,终于圆了她的安居梦。
为了让村民实现从安居到乐居,北关村还对村里占地1300亩的核桃园进行了重新规划改造,建设集健身步道、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功能区为一体的绿色公园,让村民及县城周边居民有了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的新场所。这一片核桃林不仅营造了生态美,更结出了致富果。北关村以核桃园产业升级为重点,有序推进农展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目前,高神山现代农业生态园已经建设完成,打造了300亩果树种植基地和22个日光温室大棚。
北关村村委委员张永峰说:“大棚主要种植香野草莓和天使八号白草莓,玲珑果小西红柿,还有蟠桃、油桃,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达到了绿色食品的要求,成本投入比较大,结出来的果实好,今年产值预计能达到200多万元。”
目前,这里已经形成优质农产品供给、绿色果品采摘、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科普教育“四个基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局面已经初步显现。
北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永明说:“我村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产业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相融合,持之以恒抓好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谋划产业发展,尽快完成双拱双膜大棚和室内高密度水产养殖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在“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下一步盂县将聚焦规划促落实,聚焦产业促振兴,聚焦环境促改善,聚焦服务促提升,聚焦治理促优化,继续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久久为功推进“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为全面打造乡村振兴的阳泉样板作出盂县贡献!
秦瑞军 韩凯
【责任编辑 陈畅 见习编辑 李佩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