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指的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
鼻烟壶分两部分,其上为壶盖,连着烟匙,其下为壶身。使用时,用烟匙从烟壶内舀出一点鼻烟,置于鼻前吸嗅,被认为可以明目、通嚏、怯疾、解疲劳。
实用性之外,精美的鼻烟壶深受帝王重视,并逐渐具备了收藏价值,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按照材质和制作工艺,鼻烟壶可以分为:料器类、陶瓷类、玉石类、有机材质等。产量最大、最为常见的,要数料器鼻烟壶。其主产地有山东博山(清代称益都县颜神镇)、苏州、扬州、北京和广州。从康熙至清末,无论官方、民间,均有生产。
尽管如今人们早已没有用鼻烟的习惯,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流传下来。
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鼻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集书画、雕刻、镶嵌和琢磨等精湛技艺于一身,采用的材质更是五花八门,包括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珊瑚和玻璃等。鼻烟壶收藏近年来屡掀热潮,其包罗万象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吸引了各地爱好者与藏家的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 嘉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