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山书院小镇 任新民 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丰厚的经济价值。平定县冠山镇立足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着力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景致养眼、美食养身、文化养心,冠山镇以“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为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富民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冠山镇的杨家沟村地处冠山脚下,风光旖旎,美不胜收。一入秋,这里一派万物丰茂、秋高气爽的景象。刚刚落幕的阳泉市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富硒农产品展销活动就是在该村的冠山书院小镇举办。
村容村貌
近年来,杨家沟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提升“杨家沟”豆制品品牌影响力的同时,积极打造集康养、文化、旅游等各项服务于一体的冠山书院小镇项目。如今,项目全面建成,花海观赏区、儿童游乐园区、森林步道、新开辟的露营地吸引游客纷纷打卡。
由于紧邻冠山风景区,杨家沟村丛林环绕,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夏季气温较市区平均温度低2℃—5℃,是阳泉市康养养生、休闲度假的绝佳之地,这为发展旅居康养产业奠定了坚实生态基础。
新建长廊
“我们村规划打造‘住有古风民居’‘吃有绿色有机’‘游有森林氧吧’‘玩有广场园林’的康养小镇,真正实现‘养心、养身、养性、养神、养老’的‘五养’目标。”杨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冀永生说。
文旅康养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消费新蓝海、经济增长新动力。杨家沟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气候宜人,是热门避暑胜地。特色民宿的开发利用更是为这个小村子增添了吸引力。
走进杨家沟村“紫荆一号院”民宿,庭院静谧,草木葱郁,三五游人树下闲坐,时光就在如画的风景里慢慢沉淀。“紫荆一号院”是杨家沟村目前具备营业条件的一处高端民宿,建筑风格以原木风为主格调,营造出“大隐于市,人在景中”的山中隐居生活。“整个院落的改造设计都来自于我们村的群策群力。我们村书记坚持使用原始的砖石和原木作为工艺材料,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石无不精心设计,每一间客房大到家电家具小到床单、摆件都充分考虑了游客体验的舒适度。”杨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江介绍。当前,十几处民宿正在被“精心雕琢”,很快将会串联成串。
子贤养老服务站
杨家沟村通过探索生态、生活、生产有效融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提供了有益借鉴。
依托文旅、民宿资源,杨家沟村全面推进康养产业。今年,子贤养老服务站建成落地,形成“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势头。养老服务站致力于打造集医疗、养老照护、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养中心,为老年人营造“前有花园,后有菜园”的生活环境。站内配有检验、病房、药房等,生活区域内客房、餐厅、活动室、理疗室一应俱全,居住环境宽敞明亮,每个房间均配有设备带、呼叫系统等专业医疗设施,医生、护士24小时值班。居住于此的老人身体一旦出现问题,随时可以就医。以医养结合为导向,杨家沟村在发展文旅融合产业的同时,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把“养老”变“享老”,幸福有“医”靠。
杨家沟村老人在子贤养老服务站欢度重阳节
和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是支撑,人居环境是基础。杨家沟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空间梳理、功能植入、庭院美化和村道提升,通过“扮靓细节”的思路,实施污水、雨水、自来水、天然气、集中供暖等管网铺设工程以及电路、通信线路入地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同步实施的村民水冲厕所已完成60%,预计到年底,将全部改为水冲式厕所。此举改善了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和精神面貌,逐渐描绘出一幅“青山万重锦绣,绿水环抱家园”的和美乡村美好画卷。
杨家沟村“紫荆一号院”民宿
民宿一角
民宿休闲区
擦亮“绿色”这抹鲜亮的底色,才能形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找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指数的提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我们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净化环境‘底色’,打造产业‘引擎’,叫响旅游‘名片’,推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今后,将持续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不断扩大杨家沟村文旅康养品牌影响力。”冠山镇党委书记李君武表示。(石玺慧)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