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持续推进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文章研究了国企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可行性,探索了二者的融合路径,包括寻找教育融合点、发挥文化引领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作用、建立健全规范的企业管理机制、弥补人才缺口。
关键词:国企;政工工作;企业文化建设
一、国企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可行性
第一,在国企中,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共性。这种共性体现在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等方面,二者均以企业中的人为作用对象,致力于从思想、观念、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调整内部制度、约束企业行为。
第二,在国企中,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体现在工作内容、影响范围、方法途径等方面。互补性让二者融合发展成为可能。政工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以及载体,可增添企业文化建设的本土化特征,并促进企业文化品质的提升。
二、新时代促进国企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一)寻找教育融合点
新时代,国企促进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需充分发挥政工工作的教育引导作用,让职工认可、认同以及支持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从思想层面引领职工支持并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国企应推动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利用思政教育凝聚干部职工,从而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为上体现合力。充分利用各种政工课堂,如“三会一课”,以及其他学习载体,如读书班、专题讲座等,搭建高效课堂;引入多维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党性锻炼、企业文化、技能与素质、廉政教育,以全方面提升职工的素养和能力。
第二,丰富载体,延伸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影响力。基层党组织是国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日常工作中,可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活动、举办文娱活动等方式等延伸企业文化影响范围,实现企业文化全覆盖,让企业职工于潜移默化中认可、认同企业文化。
第三,发挥模范示范带头作用。国企应打造典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其成为推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对此,国企应面向党员干部开设的课堂教育、宣传交流课程或平台,让他们有渠道讲和行。利用温和手段有序地统一职工思想,引导职工形成统一的、共同遵循的工作价值观。
(二)发挥文化引领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作用
促进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也需要国企在政工工作中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
第一,面向全体职工推动职工文化建设。国企可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文化教育等,打造完善的职工文化体系,提升职工文化的规范性。综合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宣传职工文化。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比赛等,吸引员工参加,获得员工对职工文化的认可、认同以及支持,并有效提升职工的文化素养等。
第二,引入新时代元素,丰富政工工作内容,组织开展具有企业本身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面向全体员工的政工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地参与到蕴含时代主题、企业文化特色的各种活动中,如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企业文化主题交流会等。融入精益管理等现代化管理理念,提升政工工作的现代化特征,强化员工管理意识以推动政工工作持续发展。
第三,变革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迎合时代发展特征打造新的工作方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政工工作的信息化平台,促进政工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根据国企实际需求,开发了多个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文件管理、在线培训、留言互评。这些功能模块提升了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了实时交流。综合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加大政工工作宣传力度,及时公示相关信息和内容,以便于让社会群体了解国企的政工工作,同时也可以收集职工意见和建议,建立起与员工的交流渠道。依靠网络直播技术等开通线上培训平台,针对不同类型员工提供不同的教育培训服务,以有效提升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素养。
(三)建立健全规范的企业管理机制
新时代,促进国企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离不开健全、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健全、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起到保障作用。所以,国企应以提升政工工作质量,加快企业文化建设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推动企业管理机制创新,打造健全、规范、可行的企业管理机制。
第一,打破传统管理制度模式的束缚。国企应充分认识传统管理制度模式的不足,考虑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间形成的影响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总结现阶段企业管理机制的不足。针对当前缺陷,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未来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机制的可操作性、合理性等。
第二,引导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国企可通过调整员工考核机制,如绩效考核、业绩考核等,引导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活动中。考核机制与企业文化建设、政工工作相挂钩,可充分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利用他们的创造力落实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
第三,建立并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并完善监督机制,可通过有效的监督行为,及时发现企业文化建设、政工工作以及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督促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有效发挥政工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实效。
(四)弥补人才缺口
第一,构建面向政工队伍的培训机制,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实力。国企应高度重视人才选拔,秉承择优原则选择从众多的党员干部中挑选出所需的政工人才,既要考察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行,又要衡量他们的文化修养、工作能力以及其他各项能力。国企也应注重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利用多种教育培训手段,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着重培养政工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增加复合型人才数量。
第二,按照年龄、能力等调整政工队伍结构。国企应根据自身需求为政工队伍配置一定数量的思政教育人员并关注他们的业务能力、综合素养等,根据企业文化建设需求进行教育培训,以满足企业文化建设需求。国企也应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员工进行人文关怀,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从而打造和谐、有爱的队伍氛围。完善奖励机制,利用物质或精神奖励调动政工人员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并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结论:在新时代,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国企应高度重视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对政工工作的推动作用,以及政工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将政工工作落实到实处,并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推进。(作者单位: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
曹庆升
【责任编辑 李佩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