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春是充满梦想和奋斗的岁月,正如古人所言:“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高考不仅是考生的战场,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一场护航行动。考生们全力以赴,满怀信心,而教育、市场监管、公安等相关部门也在全力以赴,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大家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为每一位追梦的少年保驾护航,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抵达理想的彼岸。
让我们共同期待,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这场人生的博弈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梦想,开启崭新的篇章。祝愿所有考生高考顺利,未来可期!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随着高考季的来临,考生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的复习冲刺,而家长们则希望通过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为孩子们的备考之路保驾护航。最近,网络上涌现出众多“助力高分”的食谱,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考试期间应该怎么吃?
不要好心办坏事
调查中,记者发现有许多家长盲目跟风、听信谣言,为孩子求来“圣水”“神药”等没有科学依据的物品让孩子们食用。去年参加高考的大学生小张气愤地向记者说道:“在高考的前一天晚上,爸妈神秘地拿出一个保温杯,也不告诉我里面装的是什么,只说喝完之后可以考高分,我喝下没多久肚子就异常疼痛,一晚上都没休息好,幸好没影响到第二天考试。”
小张的经历不只是个例,这种情况在教育焦虑日益加剧的当下尤为普遍。许多家长盲目追求孩子教育成功的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一些家长希望通过各种手段为孩子提供额外的帮助,但却忽视了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家长还是应该保持理性、关注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高考饮食指南请查收
高考前夕,考生们压力倍增,食欲降低、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等问题逐渐出现。家长们在调节考生状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过分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最基础的原则是安全、卫生、稳妥。尽量在考试前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并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如果考试期间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重考试的焦虑感,如果考生无法耐受新食物,还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
中国营养协会营养健康顾问崔琳向记者说道:“很多孩子在高考前会出现晕考的情况,这是免疫力紊乱造成的。在饮食中适当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鱼肉、豆、蛋、奶等,这些会帮助孩子们提高免疫力。同时,多吃富含植物营养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营养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抗压能力。在烹调中也要注意少油、少盐,油炸食品、小零食、生冷的食物都尽量少吃。”
此外,记者了解到,学生上课时间在7:30至12:00之间,这个时间段是他们日积月累形成的状态最好的时候。所以,在高考期间,特别注意要让考生吃早餐,如果这个时候不吃早餐的话,会让他们的血糖不稳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学习效率。
高考期间的饮食应以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定时定量、补充水分、注意食品安全和放松心情为原则,家长和学生应共同关注饮食问题,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见习记者 张峰瑞 高皓月 杨楠
【责任编辑 陈畅 见习编辑 张峰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