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民郭先生致电本报咨询:“这几天一直有金融的中介机构给我打电话,声称能帮我的房贷‘转贷降息’,很是诱人。我想问问,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25个基点至3.95%,存量房贷利率也将顺势下降,我的贷款利息为何不降?市场上的房贷‘转贷降息’是否靠谱?”
工商银行信贷部:人行公布的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25个基点至3.95%,存量房贷利率也将顺势下降,但由于存量房贷利率的重新定价通常以年为单位,例如每年的1月1日或者贷款发放日,这意味着,部分借款人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享受到更低的利率。不法中介正是瞄准了部分借款人急于降低房贷利率的心态,借机牟利,误导借款人将房贷置换为利率更低的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俗称“转贷降息”。
房贷“转贷降息”暗藏违法违规风险,看似省钱,实则赔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法中介不会白忙活,他们要从中收取高额的利息以及名目各异的费用。从不法中介借钱给转贷者,到新申请的贷款批下来、转贷者将其还给不法中介,这中间存在时间差,不法中介通常要按日计息,收取高额的过桥资金利息。此外,不法中介还可能巧立名目,收取服务费、手续费等。如果算总账,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往往高于房贷的正常息费水平。
【责任编辑 王大元 实习生 荆亚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