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在希望的田野上——祁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纪实
发布时间: 2023-11-22 10:01:56    来源:本站
  • 祁县大型农机具助力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秋粮喜获丰收。

  • 祁县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助农增收。

  • 祁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绘就农业发展好“丰”景。

  • 祁县耀华果业专业合作社梨农正在分拣出口酥梨。

  • 祁县来远镇东山村集体流转的200亩小米喜获丰收。

  •   2023年,祁县多措并举,综合发力,抢时间、争速度、保质量,38.06万亩粮食喜获丰收。
      祁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基础条件优越,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晋中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县。近年来,祁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对农业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以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两稳”,粮食生产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着力改善生产条件 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政策措施落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这是今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在晋中市祁县调研时强调的话。
      祁县迅速贯彻落实刘国中副总理调研指示精神,组织农业农村部门、乡镇负责人召开安排部署会,围绕“割、晒、收、保”关键环节,全力保障夏粮增产。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全县2.5万亩夏粮居历史第二高位,仍是丰收季。
      祁县积极争取4800万元加快推进1万亩高标准农田、2.2万亩水浇地项目建设。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资金2376万元、一次性补贴184万元等各项惠农政策。
      时钟一刻不停,农人脚步不停。在秋粮生产过程中,祁县各帮扶责任人、包村干部“转身”变成生产服务员、指导员和宣传员,积极为农民助力,全力支持和协助秋收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积极统筹各类人员、车辆和设备,加强对农田的巡视和监测,全面掌握秋收情况,主动排忧解难,尽力纾困助农,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帮助农民提高收割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在确保科学有序开展秋收工作的同时,采取“线上+线下”模式进行宣传,科学指导大家进行整地、秸秆清理等工作,增强大家禁烧意识,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为秋小麦种植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全县粮食种植面积38.06万亩,其中玉米33.79万亩、小麦1.68万亩、高粱0.2万亩、谷子0.35万亩、豆类1.23万亩、薯类0.8万亩,粮食总产预计达到27.51万吨。

    创新种植技术模式 确保粮食增产增效

      “除传统‘3+2’种植模式外,祁县积极摸索适宜当地地块、机具的‘4+3’‘4+4’模式,即4行大豆+3(4)行玉米,这种种植模式除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之外,还有利于机械操作、田间管理。”祁县农技人员杨瑞龙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现场演示,为大家讲解种植方式、播种密度、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领。
      据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采用玉米带与大豆带复合种植让高位作物玉米株株具有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采光空间,实现大豆带和玉米带年际间地内轮作,是适于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可达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祁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统筹玉米大豆兼容发展、粮食油料协调发展,着眼技术轻简化和生产机械化,积极探索最佳种植模式,发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增产增效优势。县委书记、县长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分管副县长多次带队深入田间督促指导,全县形成“上下联动、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我现在种的8亩地,以前一亩地能收入1000来块钱,现在改成玉米套种大豆,一亩地能收入一千五六,挺好的。”祁县城赵镇韩家庄村村民申义民说。
      据了解,2023年祁县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项目总补助资金560万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环节为“一种两收”,即机械化带状复合种植环节、大豆、玉米收获环节。
      城赵镇韩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韩捷表示,下一步,韩家庄村将不断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关政策,扎实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致力科技成果转化 确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指出,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近年来,祁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特”“优”战略,将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围绕“建基地、育龙头、延链条、创品牌”的思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原则,着力推动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产业、经营三大体系建设。
      小米是我省的“特”“优”产品,祁县围绕打造“有机酥梨、富锶小米、富硒红薯”三大有机旱作农业品牌,着力完善有机旱作农业经营体系。来远镇党委书记孙雨介绍:“我们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打造富锶小米全产业链产品,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瞄准农业强县建设目标,祁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带头人、现代创业创新青年、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等高素质农民5590名。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联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联农模式,培育五亩田等5家合作社开展3万亩玉米生产托管服务。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认证产品65个,面积25.8万亩。“麓台龙舟小米”“红薯小哥”等品牌打响知名度。
      祁县以打造万亩玉米深松密植有机旱作示范片,酥梨、谷子2个千亩有机旱作示范片,大豆、土豆、甘薯3个百亩有机旱作示范片“六大基地”建设为载体,以点带面逐步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以酿品、饮品、乳品、果品、中医药品“五大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通过倒逼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条、丰富产业业态等措施延伸链条逐步完善有机旱作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全县农业产业高效化、多元化发展。
      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祁县还因地制宜发展2000亩中药材、3000亩药茶、20000亩辣椒等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扩大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有机农产品供给……
      一个个承载着幸福的农业梦在希望的田野上延伸,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在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山水田间,广袤大地充满勃勃生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荡漾心间。郭坚


    【责任编辑 董晓飞】

    0.1553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