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地肥水美五谷丰 这样的沁水爱煞人
发布时间: 2023-11-02 11:08:26    来源:本站

  沁水,地处太行山南部,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相连,沁河一水中穿。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冶炼业、煤炭采掘业历史悠久。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坚持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相结合,加快构建新时代“千万工程”新画卷,持续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探索和美乡村“山西经验”,全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绿”指数节节上扬。
  作为省自然资源厅推进的省级试点项目,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下沃泉、南阳两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修复三个板块为重点,总投资1205.42万元,项目于今年4月全部完工。土地综合整治的沁水,生态环境变好了,村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实地走访省级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探访和美乡村的“山西经验”。
  田地整治 亩产收益大幅提升
  10月中旬,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漫步在沁水县土沃乡下沃泉村和南阳村,映入眼帘的到处是村民家中晾晒的黄澄澄的玉米穗。
  “这几年,政府给田地做了整治,我们的玉米亩产量由1200斤增加到了1500斤,增产达25%,能多卖400多块钱呢。”南阳村一村民高兴地说,“因为种子发芽率高、打理简单,村民们大多种植的是玉米。今年干玉米每斤能卖1.3-1.5元,不晾晒的话每斤约0.9元。”
  “下沃泉村和南阳村田块整治情况各有不同。”沁水县土沃乡乡长赵勇介绍,下沃泉村的耕地多是山上的梯田,田块小且不能连片,无法进行机械化耕种。土地综合整治时,重点通过填、挖的方式,使分散的小块梯田变成连片的大块地,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化率。而南阳村田地则多为河滩地,砾石含量高,土壤肥力不够,农作物产量不高。通过田块平整、改土培肥,使得土壤质量得到很大提升。
  据了解,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下沃泉村平整了5个连片田块,平整土地7729立方米,施有机肥3.38吨;南阳村平整田块12246立方米,石坎砌筑485立方米,表土回填8680立方米,土地翻新9.4754公顷,施撒有机肥42.639吨。此次整治,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种粮积极性。
  “项目整治中,我们还对村里的田间道路进行了铺设拓宽。”顺着赵勇手指的方向,一条漂亮的鹅卵石路通向村子里。赵勇说,考虑到还原古村原貌的缘由,以及冬天下雪后,水泥路表面会出现崩裂等实际情况,村里的道路没有简单地铺水泥路,而是选择混凝土混合鹅卵石及石块铺路,美观的同时又适合沁水的气候特点。
  蓄水净水 一泓清水灌溉滋养
  “缺水就无法开展农作物种植,更无法发展旅游业。”赵勇说,土沃乡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地形崎岖、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渗漏严重、地下暗河发育。
  省自然资源厅精准施策,在南阳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推进灌溉水源工程,新建一座无盖露天2000方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蓄水池。
  “从太行洪谷引来水源,积蓄在蓄水池,可满足周边近300亩设施大棚灌溉用水。”赵勇说,“之前都是用水车拉水灌溉,因缺水,无花果、樱桃等都不敢扩大种植面积。现在有了蓄水池,大棚建起来了,种植面积都大幅扩大了。大田樱桃原本是6月中旬上市,现在大棚种植能提前到5月初,价格翻了2倍多,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啊。”
  此外,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省自然资源厅将眼光瞄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整治中,在下沃泉村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铺设了1093米长的DN400钢带波纹管,变污水为灌溉水,彻底解决了村里污水处理问题。此举为下沃泉村全力运营研学产业、亲子教育为主题的“童年小镇”产业融合综合体项目,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据悉,沁水县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就曾驻南阳村。近几年,沁水县不断打造以“红色文化”为内核的南阳村红色康养小镇。有了蓄水池、污水处理站的支撑,沁水在壮大红色旅游的基础上,更是将农耕体验、乡村度假、田园采摘、种养殖业等融为一体,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流转土沃乡1500亩土地,集中种植起了油菜、油葵,形成观光景观,种植无花果大棚采摘园10栋、樱桃大棚采摘园20栋,发展采摘旅游。
  如今的沁水,观光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腰包更鼓了。
  河道治理 水流潺潺绿植摇曳
  获泽河穿南阳村而过,土沃河沿下沃泉村蜿蜒,河道内水流潺潺,河岸边银杏、红枫、油松、白皮松等树种迎风摇曳。
  “获泽河和土沃河都是季节河,每年七八月份水量最大,河道清理非常重要。此次河道整治主要是清淤、筑坝、沿线绿化。”赵勇介绍,清理整治后,河岸周边更美了,成了南阳村和下沃泉村发展旅游景观的又一亮点。
  下沃泉村位于沁水县西南20公里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河道清淤19620立方米,河道两侧修筑浆砌石护堤5274立方米,河道南侧栽种与北侧相同的观赏树种,荒坡绿化变更后种植油松600株、山桃1100株、连翘2200株。行走在下沃泉村,眼前是街道整洁、建筑古朴、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花园村、幸福村。
  同时,南阳村整治项目中,河道治理1995米,河道清挖44888立方米,修筑单侧浆砌石护堤方量为9551立方米,护堤一侧种植油松1330株。
  走在土沃河河道一侧蜿蜒进村的人工步道上,铺满红、黑、灰色相间的矩形砖,与两侧的汉白玉石栏杆、黄叶银杏、绿色松树交相辉映,一幅秋日美景令人陶醉!
  现在的沁水,俯身可见粟豆稷麦,抬头可观万里云烟,仰望可察星斗罗布,人与自然浑然而存,美丽的沁水画卷正徐徐展开。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通讯员 贺婧


【责任编辑 董晓飞】

0.2493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