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清晨,凉意习习,可沁源县中峪乡渣滩村香菇大棚里却是热火朝天。10月18日,这天正值出菇,十多个村民在大棚内来回奔忙。一袋袋菌棒层叠码放,一朵朵香菇裂纹如花,香菇独有的香味弥漫四溢。
系上围裙,戴上一次性手套和帽子,村民王金平一大早就来到基地干活。“自从村里建起香菇基地,每天拾掇完家里的活儿,就来摘香菇。守家在地,一个月不少挣。”王金平满脸喜悦。不一会儿,她就装满了一筐沉甸甸的香菇。
渣滩村位于沁源县西南部,周边林地多、水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十分适宜发展香菇种植。近年来,中峪乡围绕农业特优战略,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河北客商与渣滩村合作,组建沁源县沁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百亩香菇种植基地,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打造全县食用菌种植“龙头”。
“目前,已建成钢架香菇种植大棚70座。其中,育菌棚25座、出菇棚45座。同时,建成钢结构生产车间400平方米、冷库4座。”公司负责人万德新介绍,“现有出菇菌棒57万棒,年产香菇100余万斤,年产值300余万元。新鲜香菇已销往甘肃、太原、河南等地,供不应求。”
香菇种植项目带动了渣滩村及周边村民五六十人就业。村里采取“债权利息+土地租赁费+固定资产租赁”模式,村集体年收入可达30余万元,实现了“企业增效益、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三赢”局面。中峪乡包村干部白卫华介绍,中峪乡将以渣滩村为发力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村,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菌棒研制、技术指导、规范管理等,延伸产业链条,走现代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李楠 韩玉琦
【责任编辑 董晓飞】

